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走进巴南>文化巴南>非物质文化遗产

        • 接龙吹打

          接龙吹打乐是流传于巴南区接龙镇及其周边地区,以唢呐、鼓、锣、钹、镲为主要演奏乐器的民间器乐音乐,系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。接龙吹打乐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,2008年,接龙镇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。接龙吹打乐被喻为“巴渝吹打的缩影”,发端于古代巴人创造的巴渝舞,成型于元明时期,现形成吹奏乐、打击乐、吹打乐、吹打唱乐4大类别,有丫溪调、下河调、青山调、教仪调、昆词、将军锣鼓、伴舞锣鼓7大品种,现有乐班260个,乐手2000余人,已统计的乐曲有983首。接龙吹打的保护具有范例式特征:编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“申报书”被文化部确定为示范写作范本;出版了《接龙吹打乐》等系列专着11部600余万字;开办了全国首个中等职业教育班——接龙吹打乐三年制中等职业教学班;率先将其引入中小学课堂教学,并建立了7个学校传承基地;以生态文化村建立为契机,发展123个吹打乐文化大院、200余个吹打乐文化之家。

          [查看]
        • 木洞山歌

              木洞山歌是巴南区木洞镇及周边地区人们所传唱的一种古老民歌。历史典籍中屡有记载,《吕氏春秋〃音初〃季夏纪》称:“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往候禹于涂山之阳。女乃作歌,歌曰:候人兮猗……实始作南音”。清代刑部尚书王士祯夜泊木洞书:“新月数声笛,巴歌何处船。今宵羁客泪,流落竹枝前”;清巴县县令王尔鉴歌木洞曰“农夫拍手歌农歌,牧童牛背唱竹枝”研究表明,木洞山歌中的罗儿调就是由广为流传的竹枝歌演变而来。 木洞山歌品种繁多,曲调丰富。有由薅秧劳作孕育出的主要品种禾籁(高腔禾籁、矮腔禾籁、花禾籁和连八句等),弥足珍贵的罗儿调。还有如劳动号子、风俗歌、情歌、神歌、盘歌、舞歌、小调等。木洞山歌的歌词典雅,曲调旋律别致优美,业界行家为之赞不绝口,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历史价值。1990年10月,木洞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“山歌之乡”,1999年11月被确定为“巴渝优秀民间艺术”。2006年6月,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2008年11月,木洞镇被命名为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。

          [查看]